<
11kzd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大明国师 > 大明国师 第13节
    圣旨传到湘王府,性情刚烈的湘王朱柏又惧又怒,无以自明,遂阖宫焚死。

    由此,湘王朱柏成为了靖难中唯一一个死难的藩王。

    很显然,朱棣在明示一些东西。

    同样山呼海啸般的万岁过后,朱棣再一次举起了酒杯。

    “第三杯酒,敬太祖高皇帝在天之灵,愿大明宗亲和睦,再无奸佞当国!”

    这次的万岁声,争先恐后,经久不息。

    不认同这一点的人,现在不是在诏狱,就是已经在投胎了。

    朱棣敬酒完毕,终于开始步入今天中秋宴的正题。

    “朕登基之后,时常在反思一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是为什么皇帝那么容易被奸臣蛊惑,对自己的骨血宗亲拿起屠刀?”

    看着噤若寒蝉的众臣,朱棣束着手,叹了口气点名道。

    “周王,你说说,怎么能让以后大明的皇帝,能跟宗室们躬亲孝悌,彼此不再生分?”

    被点名的,就是在建文削藩中遭受重点打击的周王朱橚。

    没办法,周王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弟弟,感情最为深厚,封地又在中原腹心,建文帝不打击他打击谁呢?

    而周王朱橚,随着历史时间线的改变,显然已经提前得到了朱棣放的口风与许诺。

    周王朱橚起身说道:“臣弟觉得,若是想日后的宗亲与皇帝不相生疑,诸藩的三护卫还是献还朝廷比较好,毕竟,这也都是太祖高皇帝封藩时的赏赐,本就是朝廷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臣弟愿给诸藩做个表率,于今日向朝廷献还三护卫兵马!”

    在场的诸藩与诸藩世子、王子、使臣,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我们中出了个叛徒!

    可在朱棣威严的目光中,却不得不唯唯不敢言。

    楚王亦是出列附和,反正他要兵马也没用,索性交了省心,当个太平王爷,免得落得跟湘王一样的下场。

    至此,在场的几个藩王纷纷表态,剩下的便是由传旨给不在场的诸藩了。

    在自己的威逼利诱布局下,献还三护卫的事情已经定下,朱棣心头的石头也落了地。

    朱棣从袖中掏出一份奏折说道:“一家人呢,不说两家话,诸藩既然献还三护卫,朕也是要有所表示的。”

    “老二上次被朕训斥莽撞,思过后也上了个折子,正好谈及此事,朕觉得有些道理,说与诸藩听听.当然了,这些东西也不是就定下来了,还可以讨论。”

    随后,朱棣便亲自将关于缩减宗室等级,宗室俸禄减半,并于今年年末给诸藩发放数额为整整一百万石的“年终赏赐包”,公布了出来。

    此言一出,诸藩几乎瞬间就红了眼!

    一百万石!

    要知道,一个藩王的俸禄一年“也就”一万石,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。

    一百万石,相当于有“天府之国”之称的四川布政使司,一年的赋税!

    皇帝虽然给他们减了一半的俸禄,但却给了一份天文数字一样的大礼!

    而反对的声音马上激烈地出现了。

    第19章 众筹下西洋了属于是

    “陛下不可!”

    身着纻丝绯袍,以玉带系腰的户部尚书夏原吉毅然出列,慷慨而言。

    “国家方经战乱,民生凋敝,正是与民生息的时候,赈灾、重建、收纳流民,处处都要花钱。大明十三布政使司,一年岁入不过一千五百万石,如今陛下拨出整整一百万石赏赐诸藩,户部没有这个钱!”

    夏原吉昂着脑袋,已经做好面对朱棣龙颜大怒的准备。

    但有些出乎他的意料,朱棣的表情非常平静,并没有因为他的直言进谏而生气,也不是那种隐藏着杀意的平静。

    “夏尚书忠贞体国,赐麒麟服一领,八思巴文银币十枚。”

    夏原吉率先趟了雷,众多文臣看到皇帝并没有震怒,于是纷纷上奏。

    其中无非就是国家财政吃紧,祖宗成法不可废等等说辞。

    朱棣耐心地听完后,示意大臣们坐下,说道:“朕知道夏尚书的担忧,但此事却不得不更改太祖旧制,至于为何,诸位不妨一看。”

    随后,便有宦官在宴席中的空地上,铺上了一张棋盘状的硕大地毯。

    而衣袂翩跹的宫女们,则捧着一盒盒棋子,将其有规律的放在地毯上。

    当第一个格子放了一枚棋子时,众臣不以为意。

    而随着棋子越放越多,终究有聪明人意识到了,朱棣为什么会说出这番话。

    先是最擅长术数之道的户部尚书夏原吉,然后是杨荣,杨士奇,解缙.

    众臣开始交头接耳,明白的人恍然大悟了起来,不明白的则是在一旁抓耳挠腮,竭尽探听。

    朱棣微微示意,“黑衣宰相”道衍站起身来给众臣解释。

    “.如不更改太祖旧制,大明宗室在第九代,将繁衍数十万上百万人,到时候,国家要花的钱,可就不止一百万石了!”

    众臣鸦雀无声,一片震惊!

    诸藩更是对日后子孙极有可能因为国家财政无法负担,而自身又没有谋生能力,最终落得衣食无着的惨状,颇为心悸。

    朱棣满意地看着这些被震惊的大臣们。

    想当初,他可是同样这么被姜星火震惊的。

   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,也该轮到你们了。

    朱棣的目光,落到了户部尚书夏原吉身上,夏原吉忽然觉得,皇帝似乎就在等他.反对?

    夏原吉硬着头皮说道:“陛下有陛下的道理,可这毕竟是大明日后的事情,现在国家是掏不出这个钱的。”

    朱棣似乎就在等他这句话。

    闻言,朱棣微微一笑。

    “国家有困难,朕是知道的,不过老二还提出了一个思路,能改善国家财政的困境,朕也觉得可行,诸位不妨再听听。”

    当听到永乐帝打算放开海禁,由皇帝、宗室、勋贵,一起出钱下西洋进行海外贸易的时候,在场的诸藩和勋贵武臣,顿时沸腾了起来。

    武将之首的燕军宿将,年逾花甲的邱福站了出来,率先支持。

    “臣淇国公丘福,愿献两万石!”

    曹国公李景隆地位尴尬,此时也不甘落后,这位英俊潇洒的中年帅哥,一出手就是震惊全场。

    “臣曹国公李景隆,愿献白银两万五千两!”

    就是一直在默默倾听的大皇子朱高炽听闻,都不由地咂舌。

    一两白银能买两石多米,曹国公是真有钱啊。

    “臣弟周王朱橚,愿献白银三万两!”

    几乎是短短一盏茶的时间,在场的宗室勋贵,就凑出了高达二百余万石的海洋贸易启动资金。

    众筹下西洋了属于是。

    “夏尚书,如何?户部先替朕把今年的‘年终赏赐包’发下去,这个钱算是朕替宗室向户部借的,朕三年之内,就能彻底解决国家的财政困难!”

    随着夏原吉的应允,朱棣达成了他的所有目的。

    逼迫诸藩献还三护卫兵马,重立宗室供养制度,许诺“年终赏赐包”,筹集下西洋启动资金。

    朱棣看着眼前的场景,再回想起姜星火所说的话,根本就是一点都不差。

    朱棣再次深深叹服。

    姜星火,天下奇才也!

    中秋大宴,可谓是主宾尽欢。

    喝的醉醺醺的大皇子朱高炽,被几名贴身宦官架着抬进马车,送回了王府。

    回到王府,杨士奇、杨荣、解缙,这三个一同迎附朱棣进南京,一同成为大皇子朱高炽支持者,一同被选入文渊阁的才子,早已等候在内厅。

    朱高炽洗了把脸后坐在了主位,眸中清亮,毫无醉意可言。

    而就在杨士奇打算亲手去关门的时候,一个小小的身影却忽地窜了进来。

    “儿,且去你母妃那里。”

    朱高炽看着气喘吁吁的朱瞻基,和蔼地吩咐道。

    “儿子有要事禀报!呕.”

    解缙看着眼前的小孩有些想发笑,皇长孙能有什么要事,宴会上糕点没吃够?

    而杨荣回想起宴会上皇长孙一直在皇后怀中埋头干饭,不断地吃糕点的场景,却忽然蹙起眉来。

    “父亲,儿子听到三叔亲口跟皇爷爷说,二叔在诏狱里,跟‘姜星火’吃月饼。”

    “皇爷爷还问,‘姜星火’怎么样了,有没有吃上月饼。”

    众人一脸茫然,谁都不知道,姜星火是谁。

    而朱高炽则深深地看了年幼的儿子一眼,费力地挪动肥胖的身躯,甚至弯下腰,抚摸着儿子的脑袋。

    “你刚才一直在皇奶奶怀里吃糕点,是不是想替父亲听到更多的消息?”

    “儿,这些事,父亲希望伱不要参与,好吗?”

    “呕”朱瞻基一边干呕,却一边坚定道,“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?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杨士奇、杨荣、解缙,不由地肃然起敬。

    朱高炽亲手把儿子抱了出去,交给侍女,随后返回内厅。

    解缙也把他昨日在大天界寺的见闻说了一番,不仅说了朱棣提出的削藩后遗症和他的委婉劝谏,当他说自己在离开大天界寺时,看到纪纲从诏狱方向匆匆赶来时,几人都沉默了。

    “殿下,二皇子决不会有如此智慧,臣原以为是道衍大师借二皇子之口说出的。”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