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11kzd小说网 > > 清穿之家有姝色 > 第12章
    胤禛也领佟贵妃的情,私底下唤一声姨母。

    此事原是胤禛一日进宫给佟贵妃请安,佟贵妃想这老四这府里多少年也没进个新人,现在虽说多了两个阿哥,但都未满周岁,不算站住了。现下又封了贝勒,正好进个人添添喜气。

    佟贵妃将一叠记着秀女名字的册子塞到胤禛手里,不由分说非得让她亲自选。胤禛推脱不过,硬着头皮接过了册子。

    因着这会只想指个格格,故誊了四品官职以下人家的女儿。幼姝的阿玛虽然只是从五品小官,但却是正儿八经的上三旗镶黄旗的,因此排在了册子前几页。

    胤禛随意的翻了翻,恰好看见了“富察氏”的字眼,他定神一看,正是那个小丫头,有些意动,便点了幼姝的名字。

    原本佟贵妃身份尊贵、掌管六宫,给阿哥指个格格是应当的,还多了一份体面。但坏在那人偏偏是四阿哥,偏偏是和佟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四阿哥。

    德妃这厢又胡思乱想起来,这佟家定是想借此安插人进老四的府里,和老四再拉进关系。现在老四府里统共就两个格格,都是汉人。

    佟贵妃一下指个满姓儿的格格给老四,不仅给老四作脸,却也打了她的脸!她亲生的额娘都只是指了两个汉军旗的格格,偏佟贵妃和她对着干,这样一来,倒叫旁人说她不疼老四。

    德妃心里也是觉得愧对老四,因此这些年她做事都是再三思量,生怕委屈了老四。没想到佟贵妃来这一出,倒叫她脸色难看。

    她忌惮佟家的势力,也怕老四夹在其中难做人,不敢为难佟贵妃。胤禛是她的亲生儿子,她更不会和儿子置气。

    德妃将册子重重的放在桌子上,冷着声道:“本宫思及富察氏年龄小,伺候不好四阿哥。将她在宫里先留一年,本宫好好调/教她,一年后再入府。”

    第8章

    幼姝正忐忑不安的坐在储秀宫里一偏房的榻上。这三天里,不断有旨意下来,与她同届的秀女,或赐给众阿哥,或赐给其他宗室子弟,或封了皇帝的答应常在。

    当然,还有只是记名没有赐婚,留着三年后再复选的,得到这样旨意的秀女都哭哭啼啼的回家去了,再拖个三年就成了老姑娘,被选中的概率几近渺茫,就算撂牌子出来后也难寻着个好人家。

    当幼姝听到自己被记名的消息后,吃了一惊。她家室并不出众,阿玛已人到中年,顶天就是个五品的小官了;相貌虽然清秀水灵,但还没张开,也不足已让人惊艳;身材就。。。她现在满打满算也就是个一米五的小矮子吧。

    幼姝便祈求自己是三年后复选,这样哪怕日后是老姑娘也能多过几年快活日子。不然,依她的家室,指定是许给人家当小妾的。

    秀女得到三年后再复选的旨意是最早的一批,幼姝听到里面没有自己的名字后,心都碎了一地。但她又很快振作起来,祈祷自己不要被赐给比她爹年纪还大的老皇帝做小老婆。

    之后到来的旨意便是:副都统法喀之女哈达那拉氏封为七阿哥嫡福晋,安亲王岳乐外孙女郭络罗氏封为八阿哥嫡福晋。

    剩下的秀女被指了其他阿哥的格格,宗室的福晋和康熙的几位贵人答应。

    念到最后,竟独独留了幼姝一个人站在庭院。幼姝尴尬的不知所措,那位总管的太监不客气的指了一处偏房:“你,去哪里头待着,贵人们都忙着呢,别出来裹乱!”

    幼姝只得忍气吞声的待在里面,一直饿着肚子从早上等到了下午。

    午后,正是最热的时候。储秀宫的人已渐渐散去,只树上的蝉还在吱吱的叫着,叫的人心烦。

    终于,一身着深绿色宫装,面容严肃,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的宫女推开了那间偏房。那宫女眼角已有细纹,瞧着年岁已不小,发间只攒了最寻常的绢花,但双眼炯炯有神,看着威严方正。

    幼姝不敢轻慢,连忙起来福身,道一声:“请姑姑安。”

    这位姑姑点点头,坦然的受了这一礼。她将一身浅绿色的宫女服装扔给幼姝,让她快点换好。

    幼姝迅速的换好,跟着这位姑姑离开了储秀宫。这还是她入宫一个月以来,第一次离开储秀宫的宫门。

    她低着头走在深宫长长的甬道里,偶尔看见其他宫女太监经过,但脚步声却轻微到不可听见。偌大的紫禁城,除了偶尔的蝉叫声和扫地声,竟寂静的让人心慌。

    走了大半个时辰,终于这位姑姑在永和宫前停住了脚步。她径自走了进去,幼姝则安静的站在宫外,等候通传。

    又在炎炎烈日下站了一个时辰,才见有小宫女来领幼姝进去。此时幼姝的里衣已被汗水湿透,额间的碎发被汗水浸湿成一缕一缕的,有些眼晕头胀,大约是中了暑气。

    她暗地使劲的掐了下手心,强令自己清醒过来,以免待会失态。

    踏入正殿前,就听见有小宫女的声音传来:“娘娘,富察氏到了。”

    德妃正坐在正殿,盯着幼姝狼狈又不失稳重的样子,暗自点了点头,还算得体。她先前早已命人细细的查过,这富察氏家世清白,和佟家当真一点关系也没有。

    但她只要一想,佟贵妃越过她指了位格格给老四,心里就膈应。既然命令已经下了,那她不介意多调/教下这个小丫头。

    幼姝踏入殿中后,站正了身子便跪下磕头:“奴才给娘娘请安,娘娘万福金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