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11kzd小说网 > > 宦门逢春至 > 第409章
    她忽然心里一动,想说什么,又咽下去了。蒋济仁见她有些犹豫,问道: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她斟酌着说道:“师父,我看你回了太医院,倒是顾虑重重的。”

    蒋济仁愣了神,苦笑道:“你说得对,师父老了,不比从前。”

    卢玉贞见他忽然失落起来,连忙安慰道:“哪有的事。我就怕工匠们在湿热的泥水里一泡,脚病要复发,那不就白治了。”

    蒋济仁道:“我路上琢磨了半天,真复工了,便是以防代治。我看你现在用了棉布,这个法子倒也可行。用滑石、冰片、黄连研成粉,覆在趾缝中,用棉布裹了,外头再用油纸包一包,每天收工以后再用热水洗净,熬过夏天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她笑道:“这个祛湿止痒的方子不错。再加些苍术消肿,可能更有效些。只是端午刚过,市面上冰片很贵,我带得不多。”

    蒋济仁笑道:“进了太医院也有好处,就是不用为这个发愁,我自然是带了御药房的药材过来。”

    她一下放了心,笑道:“师父你可真是厉害,你来了,什么都好了。”

    蒋济仁叹了口气道:“咱们若是早来一个月,也不至于到这般田地。一个脚病,怎么就闹到这个地步,都是人祸。”又看着她道:“你跟安顺没有什么事吧?”

    她连忙将杨安顺喊过来:“师父,安顺遭了大罪,您得看一看。”

    蒋济仁蹲下去看着杨安顺的腿,伸手摸了几处,点头道:“处理得还算及时,没有大事。只是会留个大疤痕在上头。”

    卢玉贞松了口气:“男人腿上有疤痕,也不碍的,又不是在脸上,耽误娶亲可就麻烦了。”

    杨安顺抱着胳膊笑道:“脸上也不要紧。我不靠这个,男子汉大丈夫,要凭本事。”

    正说着,忽然外头有个工匠进来道:“外头倒了两个人,估计是本地的村民。”

    他俩疾步走出去看,就看见一男一女躺在麦场上昏迷不醒,俩人都是衣裳破烂,脸色发黑,嘴边涌着绿色沫子。

    蒋济仁伸手去把脉,见脉象紊乱,正色道:“像是中毒。”又问众人:“是吃过什么吗?”

    众人摇头道:“看他俩扶着,像是走不动路的样子,刚走到这边,就倒下去了。”

    蒋济仁皱着眉头道:“这不好对症,先煮些甘草,灌些下去催吐。”

    卢玉贞却伸手去擦了一下病人嘴边的绿色沫子,在鼻子边上闻了闻,“师父,我知道是什么,这两个人大概是饿极了,吃了被洪水泡过发芽的麦子。”

    方维站在村口,望着南面的山口出神。夕阳下,远处两匹骏马由远及近,在他身边停下了,下来一个人,正是户部侍郎江之仪和他的长随。

    方维拱手道:“江大人,我这是盼星星盼月亮,总算把您给盼来了。我心里怕得很,只怕您不愿意来。”

    江之仪笑道:“方公公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。不过我身下的柴已经很多了,也不差这一根就是。”

    方维就带着他往里走,长随也认识他,笑眯眯地跟着。江之仪道:“这一路过来,可看的人心惊肉跳,这一季的麦子怕是要绝收。哪里想到京畿重地也遭了这么大的灾情。”

    方维问:“那个叫张中铭的庶吉士呢,怎么不在。倒叫江大人孤身赴任。”

    江之仪道:“他上次刚回京,就接到家书,说他原配妻子过世了。他便告了假,回家奔丧。原本我一个人惯了的,也没多大事。”

    方维叹了口气:“少年夫妻情深意笃,也是可惜。他刚中了进士,夫人也没享上什么福。”

    江之仪道:“这些年轻进士,抢手的很,续弦也都是高门。”说着进了方维的屋子,两个人坐了,方维便给他倒了茶,正色道:“江大人,我便当着明人不说暗话了。如今情势紧急,太仓库的粮食,能不能先放一些出来?我已经上了奏疏,还没有答复,这边的存粮吃一天少一天,我怕再等下去,生了民变。太仓库归你们户部直管,我想请您行个方便。”

    江之仪面有难色,小声道:“方公公,京仓为天子之内仓,户部只是代管。京城的太仓库,动用起来,也要户部请旨,万岁爷下旨才行。我行前刚问过鄢大人,他说太仓米不可轻易开放,先让农户自救。”

    方维并不意外,摇摇头道:“江大人,你心里清楚,不知道有多少达官显贵,借着卖粮的旗号,要低价收买百姓的田亩。”

    江之仪道:“我明白。这些人先是逼民为佃,再胡乱寻些理由,撤佃夺耕,将佃户赶走。这种买卖,真可谓是无本万利。京城附近的农田,又额外值钱些,不知道有多少人动了念头。”

    方维沉下脸来,抱着手臂在屋里来回走了几趟,又道:“这边工匠有些存粮,一千余人,吃不了几天。太仓粮若是不发……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忽然有人来报:“周县令来了。”

    周县令快步进来磕头。方维道:“户部侍郎江大人来了。他是到昌平赈灾的主官。”

    周县令便惶恐地拜了拜。江之仪摆手道:“罢了。你是本地父母官,先报上来,百姓受灾多少,其中多少人家无余粮须官府救济。”